紫葉小檗白粉病
分布與危害在綠化植物上,白粉病發生非常普遍,很多植物如狹葉十大功勞、大葉黃楊、紫薇、紫葉小檗、石楠、木芙蓉、木鱉、月季、懸鈴木、香樟、臭椿、楓楊等均可受害。
癥狀病菌主要危害葉片和幼嫩新梢。發病初期時,先在受害葉表面產生白粉小圓斑,后逐漸擴大。在嫩葉上,病斑擴展幾乎無限,甚至布滿整個葉片,嚴重時還會導致葉片皺縮、縱卷,新梢扭曲、萎縮。在老葉上病斑的發展形成有限的近圓形的病斑。病斑上的白粉層可由白色至灰白色,病斑變成黃褐色。病原無性世代粉孢霉Oidiumsp.發生規律病菌一般以菌絲體在病組織越冬,病葉、病梢為翌春的初侵染來源。病菌分生孢子萌發溫度范圍是5-30℃,最適溫度為20℃。發病高峰期出現于4-5月和9-11月。在發病期間雨水多,栽植過密,光照不足,通風不良、低洼潮濕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發生。溫濕度適合,可常年發病。
防治方法(1)園藝措施:加強管理,控制種植密度,注意通風透光,以增強植物抗性;結合修剪整形及時除去病梢、病葉,以減少侵染源。
?。?)藥劑防治:強調以預防為主,發病初期噴施20%粉銹寧乳油2500倍,或12.5%力克菌可濕性粉劑3000倍,或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-1000倍等藥劑。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,以免病菌產生抗藥性。
①凡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農業網” 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
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的稿件,以為公眾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已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寵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