貪葉夜蛾
分布與危害 別名:禾灰翅夜蛾,眉紋夜蛾,水稻灰翅貪葉夜蛾,水稻葉夜蛾。
分布:湖北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上海等地區。
危害對象:高羊茅、早熟禾、百慕達、日本結縷草、馬蹄金等草坪。
危害征狀:幼蟲咬食葉片、葉柄、莖等部分,常常咬斷草莖,在2~3天形成很大危害,被害處用手壓下,可顯注感到咬斷后殘留的草莖刺手。蟲口密度大時,每平方米可超過1000頭。
形態特征
(1)成蟲:體長14~1 6毫米,翅展30~36毫米,雄蛾頭胸部暗褐色,全體灰黑色;前翅灰黑色,斑紋復雜,亞外緣線為灰白色波狀線紋,內側的外橫線與其平行,亦灰白色,腎狀紋黑褐色,四周灰白色;外緣各翅脈間有細黑點;后翅白色,外緣和后緣暗褐色。雌蛾前翅灰褐色,比雄蛾色淺。
(2)卵:扁球形,上被黃褐色淺毛,頂花呈5層,如菊花。
(3)幼蟲:體長35~37毫米,青綠色至暗綠色,通常有六齡,第一至三齡幼蟲體多青綠色,氣門線紫紅色;從第三齡起腹部各節在亞背線外側有1個黑色盾狀斑,各斑大小相近,第五、第六齡蟲體變墨綠色或灰黑色。
(4)蛹:紅褐色,腹部第二至第七節背面近前緣處密布馬蹄形刻點,腹末端有2個粗大曲曲的刺鉤。
發生規律
此蟲是水稻害蟲,在湖南、廣東一年發生6代。在上海危害草坪,以幼蟲越冬,對草坪構成嚴重危害,主要是在8~9月份,蟲口密度高時每乎方米可達1 000多頭,通常情況下每平方米也可達300~400頭;常常在2~3天內使草坪破相,且成蟲具備趨光性,故在草坪內幼蟲分布呈聚核性;在8~9月份,幼蟲期約半個月,成蟲存活可達一星期,世代重疊,在田間可同時查到成蟲、蛹、各種齡期幼蟲。
防治方法
(1)生物治防:以每666.6平方米(畝)3億條蟲牛線蟲澆施,可取得80%以上效果。
(2)藥劑治防:幼蟲危害期,可噴施40%樂斯本乳劑1 500倍液,防效超過90%;或90%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,也有絕好效果。
①凡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農業網” 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
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的稿件,以為公眾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已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寵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