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斑蛾
分布與危害
分布在安徽、江蘇、上海、浙江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云南等長江以南各產竹省,以及臺灣省。
危害對象為紫竹、吊絲簞竹、粉簞竹、簞竹、唐竹、大眼竹、毛竹、剛竹、淡竹、茶稈竹、青皮竹等。
形態特征
小幼蟲啃食竹葉葉肉,使竹呈白色膜狀枯斑,長造成全葉白枯,三齡后食全葉,嚴重時可將竹葉食盡,影響生長到出筍,也破壞竹材質量,連續遭害的竹林,甚至導致成片枯死。
發生規律
浙江、湖南一年發生3代,廣東一年發生4~5代。以老熟幼蟲在竹籜內壁、石塊下和枯竹筒內結繭越冬;翌年4月底到5月巾旬化蛹,5月中、下旬羽化。成蟲白天活動,多在竹林上空、林緣和道路邊飛翔,并取食金櫻子、野茉莉、細葉女貞等花蜜,補充營養。交尾,產卵也均在白天,尤以下午3~6時最盛。每雌產卵200-450粒,卵單層塊產于1米以下的小竹嫩葉或大竹下部葉背面。各代幼蟲危害期分別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;8月上旬至9月中旬;9月底至l1月初。幼齡幼蟲群集危害,常在葉背頭向一方整齊并排,啃食葉肉,形成不規則白膜或全葉呈白膜狀。三齡后分散食全葉,會吐絲下垂,日夜均取食,老熟后下竹結繭化蛹。5月份干旱會導致此蟲大發生;一般在向陽、干燥、路邊叢生竹上發生嚴重。
防治方法
(1)人工防治:幼齡幼蟲群集危害,形成“白葉”,極為顯眼,此時人工摘除有蟲白葉集中銷毀。
(2)藥劑防治:可噴5%吡蟲啉乳劑1 500~2 000倍液;或l%滅蟲靈2 000~3 000倍液噴灑。
①凡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農業網” 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
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的稿件,以為公眾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已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寵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