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樹金龜子
分布與危害
種類很多,為害桑樹的主要有黑絨金龜子、褐金龜子(暗黑鰓金龜)、銅綠金龜子等。成蟲嚙食桑芽、嫩梢及桑葉,對苗木嫩芽為害尤重。北方黑絨金龜子發生普遍,江蘇、浙江一帶以褐金龜子和銅綠金龜子為主。
形態特征
黑絨金龜子成蟲體長7.5~10毫米,體卵圓形,有黑褐色與紅褐色兩種色型,體表密披絨毛,前足脛節外側有2鋸齒。褐金龜子成蟲體長16~2l毫米,紫褐色,鞘翅上有4條縱向隆起紋,前足脛節外側有3個齒,爪上有1個齒。銅綠金龜子成蟲體長18—21毫米,銅綠色,有金屬光澤,前足脛節外側有2個齒,爪上無齒。
發生規律
黑絨金龜子一年繁殖1代,以成蟲越冬,在北方4月上旬出現,為害桑葉有2個高峰期,分別是4月末及5月底至6月初。每天18:00~20:00為害最盛。5月初交配后產卵于土中,直至7月上旬。褐金龜子在江蘇、浙江一年繁殖l代,在北方則兩年繁殖l代,為害時間每天20:00~2l:00時最盛。銅綠金龜子一年繁殖1代,以幼蟲在土中越冬,在悶熱無風的黑夜活動最盛。
防治方法 (1)利用金龜子的假死性,當黃昏成蟲交尾取食時,打落捕殺。
?。?)燈光誘殺成蟲。
?。?)冬耕翻土時,隨犁楝除幼蟲和幼苗根部的蠐螬。
?。?)成蟲盛發期,在傍晚噴80%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、或50%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殺成蟲。
①凡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農業網” 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
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 園林網(http://www.coidanet.com/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的稿件,以為公眾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已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寵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